參考美國「STEAM教育」 讓學生主動學習 ~慈大優良教師謝佳容老師
文:王碧霞/圖:李家萓
公共衛生學系謝佳容副教授,專長流行病學、職業衛生、健康大數據分析,教授課程包括流行病學、流行病學案例討論、職業衛生、工業通風、次級資料庫實務、資料分析與SAS程式設計等,在慈大任教七年,獲慈濟大學106學年度校級優良教師。
科技帶來了許多改變及便利性,現在的學生只要在電腦上敲個enter鍵就可以找到很多的資訊,年輕的謝佳容老師,對教學充滿熱情,也發現了教學環境的轉變,因此參考美國「STEAM教育」,翻轉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原本純講課方式,重新調整比例,讓課程內容涵蓋講課、實例演講、分組討論、口頭報告,學生也因此上課更專心,學習動機更強了。
「STEAM教育」是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跨學科教學方法,但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動手做、問題解決、專案取向的教學,學生也可以練習用不同的觀點切入思考,在多元發展下培養出跨界溝通的能力。謝老師期待透過新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具備「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意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讓走出校門後的慈大孩子都能更具競爭力。
教學方法改變後,謝老師發現學生較願意投入時間主動學習、互相討論;課堂上同學討論及發問也較踴躍,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變強了,站在講台上的老師不再是自己再唱獨角戲。學生也在課後回饋說,實際完成一個專案後,發現更能理解課堂講的內容,知識與能力增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