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推廣處辦理114年第1期「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開班

電子報

/照片:社會教育推廣處

慈濟大學教育推廣處為因應現代雙薪家庭與社會需要,解決父母的托育困擾,保障幼兒的就托權益,提升托育專業職能,於31日起辦理「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期待花蓮民眾透過大學專業師資授予所需之學識與技能,以順利考取相關證照。

此次課程共計126小時,由慈大社會教育推廣處及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承辦「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迄今已十多年,每年開辦兩期課程,每班招收50人。課程內容除了嬰幼兒發展、親職教育、托育法規與政策等基本知識之外,還有「嬰幼兒照護技術」的術科操作,讓學員動手操作沖泡牛奶、製作副食品、幫嬰兒洗澡、刷牙等實務技術,嬰兒呼吸道阻塞急救、嬰兒心肺復甦術等緊急救護也是必修課程。

「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講師由本校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護理系、慈院護理長及居托中心專業師資群共同授課,學員上完課程後,可申請「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簡稱「保母登記證」),可以在自己家裡收托嬰幼兒,或是到嬰幼兒家中照料,從事托育工作。結訓或就業之後,還可以「加碼」報考保母證照,取得額外的專業認證,就能加入「準公共保母」或是到公立托嬰中心上班,就業選擇更多。

社會推廣教育處牛河山處長表示,隨著社會對托育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專業的托育人員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此次課程不僅是學員技能的提升,更是對整體托育服務質量的保證。縣政府社會處婦幼科承辧人游小姐說,縣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托育服務的發展,並積極推動各項政策,以提升托育服務的品質。

學員對該課程的評價積極正面。例如學員反應老師們教學很生動不死板,且具專業素養,透過案例分析與實務演練,「在教養孩子和親子關係方面」很有幫助。也有阿嬤阿公報名為了帶孫來學習新知,並糾正之前有些錯誤的觀念,三個月的課程,讓學習過程既有趣又有效。總體而言,慈濟大學的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在培養優質保母、提升托育人員專業技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受到學員和社會各界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