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舉辦防震災專題系列講座

電子報

文: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阮絲怡/照片: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

為提升師生對防災的認識與能力,並將防災知識融入生活,慈大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舉辦防震災專題系列講座。首場講座邀請了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院長張文彥教授主講,主題為「反思0403花蓮地震:台灣地震防災科技發展」。該講座於113年5月22日晚上7點以「實體及線上YouTube直播」雙軌方式舉行,使得無法親臨會場的慈大師生及慈濟志業體同仁也能參與,確保專業學習不打折。

張文彥院長同時擔任東華大學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其專業領域包括地震、地球物理學、地震防災和遙測科技。張院長針對0403花蓮地震後,建築物安全受到的威脅,探討了地震活動度、斷層分布以及板塊碰撞的影響,尤其關注老舊結構物的安全問題。政府的都更計劃和補強措施也成為焦點。同時,他也強調了耐震結構的設計重要性,以及公眾對地震安全的認識和個人應對地震影響的措施。

張院長指出,台灣在921地震後吸取了寶貴經驗,並投入大量資金改進地震科技,包括設置GPS和地震儀等監測設施。台灣地震頻繁,因此東華大學於2013年在地震發生頻率最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地震研究中心,提供最完整而密集的觀測及研究資料。未來,該中心計劃利用AI和大數據技術提升地震預測的準確性。

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邱奕儒主任表示,0403地震後,人們對未來可能的地震事件和家居安全感到震驚和擔憂。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地震研究和應對措施,特邀請地震研究領域的專家來講演。邱主任感謝張院長分享了實際的研究和調查成果,並期待政府和學術界在地震預警合作方面的進一步努力。國際學院院長林光慧院長也表示,在張主任的演講後,希望大家能更了解花蓮地震所處的位置,以便在地震發生時更安全地保護自己並採取防災措施。

講座結束時,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邱奕儒主任代表全體慈大師生向張文彥院長表達謝意,並表示演講為在場及在線上的教職員生及慈濟志業體同仁帶來了豐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