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醫科博邀請中研院陳志成研究員分享“ Sensing Acidosis: Nociception or Sngception?”

電子報

/圖:醫科所

2021年諾貝爾生醫得獎人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對於熱與痛的感覺來源是由辣椒素受體所致。其中機械力受體與痛覺之間的關聯密不可分,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邀請中央研究院陳志成博士分享“ Sensing Acidosis: Nociception or Sngception?”

陳志成博士現職於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致力於研究痠痛覺中的訊息傳遞路徑與基因的相關性,至今已發表了53篇相關文章於國際學術期刊,其研究包含了三大方向,分別是: 探討引起慢性肌肉痠痛的分子機制、酸敏性離子通道在神經傳導與生理恆定所扮演的角色與選殖機械力受體的基因並探討其在慢性酸痛所扮演的角色。對於痛與酸的感覺來源,他主張兩者(酸覺與痛覺)是來自不同的感覺,有趣的是,酸是造成疼痛的主因之一,組織酸化與發炎、缺血等引起的慢性疼痛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研究酸訊息的傳遞機制與路徑與基因間相互作用有助於對於止痛相關治療提供近一步的對策。

首先痛感的神經有三種方式可以刺激通道活化,分別是辣椒素受體、熱痛感與酸感,其中辣椒素受體1(TRPV1)會受到高溫活化,另外發是在低溫時會激發TRPM8受體,上述研究發現受體會因溫度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訊息。感知組織酸中毒是體感神經系統對有害刺激作出反應的重要功能。在疼痛診斷中,酸痛感是各種急性和慢性疼痛綜合徵的特徵性感覺表型,例如延遲性肌肉酸痛、肌筋膜痛、纖維肌痛、風濕性關節炎、腰椎神經根病等。然而,雖然酸痛在英語中意味著疼痛,但對於許多形式的物理治療,如針灸、增生療法、治療性超聲和無氧點療法,酸痛感也是成功鎮痛的標誌。這一點,酸或酸痛的感覺並不總是傷害性的(或痛苦的),並且可能具有抗傷害性。此外,許多非傷害性體感神經元對酸敏感。特別是酸感應離子通道 (ASICs) 在本體感受器中高度表達並參與系鏈模式機械轉導。為了促進對酸痛感覺的分子和神經生物學機制的研究,我們提出了一個新概念 sngception (sng-ception) 來描述體感神經系統對感知組織酸中毒的反應並將其與傷害感受區分開來。 Sng(發音為 səŋ,酸)是一個台灣詞,代表感覺酸痛的狀態,可能類似於法語中的“courbature”或德國的“muskelkater”

Sngception 可能與傷害感受部分重疊,但它也傳遞抗傷害感受、本體感受和瘙癢感受。雖然質子感應離子通道和/或有助於 sngception 的受體尚不清楚,但候選膜蛋白包括 ASIC 成員、瞬時受體電位 (TRP) 通道、質子感應 G 蛋白偶聯受體和兩孔鉀 (K2P)渠道。因此,講者設計了一系列基因操作來探索可能參與小鼠模型中 sngception 的質子感應分子和/或神經元。

此外,從臨床方面,也證明 sng(酸痛)和疼痛是兩種可區分的症狀,對慢性低血壓患者的臨床影響不同。背痛和纖維肌痛。總之,了解患者的 sng 將為慢性“sng-pain”的有效治療提供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