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隔離政策 慈大教授籲「防疫大家一起努力」

電子報

撰文、圖片:慈濟大學提供

目前每天兩百多人的確診數字,甚至造成部分醫療醫院負壓隔離病房供不應求,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尹立銘主任表示,雖然台灣健保制度的優越與醫療資源的普及,為全球公認的事實。但不可諱言的是,若遇到重大災害、戰爭或傳染疾病的時候,醫療資源的需求必然瞬間提高;因此為了能充分利用醫療資療,儘可能地照顧每個需求者,病患分流是必須採取的措施,並不是所有確診者都必須住進隔離病房。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社區感染,全台每天都有數百位病患的確診,與不幸往生個案的報導。尹立銘主任表示,大家除了要確實遵守「戴口罩、不群聚」的防疫準則外,也該了解若發生確診時的因應之道。

其中,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的指示,若篩檢結果為陽性,無症狀或輕症者,可以在家或至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隔離,並時時注意病情的發展;若已有明顯症狀者,則須至專責醫院就醫;若症狀危急者,則須立即送至醫學中心救治。指揮中心近日內又宣布,六十歲以上或有慢性病史之患者,確診後可直接前往就醫,以免病情快速惡化而延誤醫治。

尹立銘主任強調,確診陽性無症狀或輕症者,還須特別注意「隱形缺氧」的發生,因為一旦未及時察覺,就可能導致死亡。為預防「隱形缺氧」的發生,疾管署將提供血氧機,讓無症與輕症隔離患者測量血氧濃度;若低於94%,則須立即向1922或地方衛生局回報,以安排迅速就醫。若一時無血氧機可使用,以具備測量血氧功能的智慧手環或手表做為替代使用,也是可行。患者也應注意本身的呼吸狀況,如輕度運動六分鐘後發現喘不過氣,則表示血氧不足;另外嘴唇、指甲發紫,也是缺氧的徵兆,皆須即刻就醫。

做好病患分流,不但可極大化醫療資源的運用,更能保障醫療系統的有效運作,免於崩潰而造成全民皆輸。尹立銘主任也呼籲:「抗疫不分你和我,大家一起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