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多重抗藥性細菌噬菌體研究再傳捷報 成果領先全球

新聞

文/照片:張凱誌

抗生素發現後,已成為人類用以解決細菌感染的萬靈丹。但由於長期的濫用,造成許多病原菌對常用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根據最近幾年的研究報導指出,多重抗藥性細菌的問題若無法改善,到了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近1000萬人死於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感染。因此,積極開發新型抗生素以解決細菌感染的問題,已成為臨床上最重要課題之一。然而目前新型抗生素的開發,卻遇到很大的瓶頸,新藥開發的速度遠不及細菌產生抗藥性的速度,因此傳統噬菌體療法又漸漸獲得醫界的重視。

慈濟大學近年在感染症噬菌體相關研究上,由醫學系陳立光教授與林念璁教授,以及醫技系張凱誌、賴孟君、彭士奕教授的共同合作下有著豐碩的成果,尤其是在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相關噬菌體及衍生物研究上,在全球居於領先的地位。目前除了鮑氏不動桿菌之外,近年也常有各種多重抗藥性細菌在全球各大醫學中心開始蔓延。其中伊莉莎白桿菌 (Elizabethkingia spp.) 經常引起新生兒和免疫抑制患者的腦膜炎、肺炎及菌血症,並導致高死亡率。導致高死亡率的原因也與伊莉莎白桿菌屬細菌的多重耐藥性有關。近期有許多研究單位積極想要找尋可治療伊莉莎白桿菌感染的有效藥物,但是皆無突破性的進展。

慈大團隊依循之前在鮑氏不動桿菌噬菌體研究上所獲得的經驗,經過大家的努力並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分離出全世界第一株可以感染伊莉莎白桿菌的烈性噬菌體,並將之命名為TCUEAP1噬菌體。初期研究成果領先全球發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 (Impact Factor:4.259, 論文網址: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icrobiology),提供給全世界相同領域研究人員作為依循之參考。

本研究將在目前的基礎上持續分離出更多可感染伊莉莎白桿菌之噬菌體,並對其進行分析,期望未來能更加了解這些噬菌體的特性,並希望找出其它有效的噬菌體衍生蛋白,研究團隊期望本研究成果未來有機會開發成新的抗菌藥物,以解決多重抗藥性細菌的問題。